泳装商贸网展会频道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国内 » 正文

泳装库存压力袭来 泉州泳装销售渠道争夺进入肉搏战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09-26  来源:网络  作者:不详
核心提示:前几天,天姿总经理张向阳收到一条代理商的手记短信:内容大概是李宁将于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大型订货会,宣布正式进军泳装市场。消息一

前几天,天姿总经理张向阳收到一条代理商的手记短信:内容大概是李宁将于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大型订货会,宣布正式进军泳装市场。消息一传开,让泉州不少泳装企业颇感担忧。据说李宁开出了优惠条件,诚邀全国强势代理商加盟。仅天姿就有五六位代理商接到李宁的邀请参加订货会,张向阳认为,财大气粗的李宁此次全面进军泳装市场,应该引起业内的关注,此举至少加剧了行业的竞争。

9月至10月是国内泳装行业2013年新品订货会的高峰期。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,今年订货会大家都将挤压对手,打入拥挤的商场作为明年的头等任务,而这也显示泳装行业的渠道争夺战已经进入贴身肉搏战。

现象:行业进入肉搏战

在行业渠道争夺战中,商场被认为是决定胜负和决定今后各品牌的行业地位、产业格局的关键。

血战商场

“中国泳装行业争夺商场的渠道战已经到了白热化,这让我们感到压力巨大!”9月19日浪都泳装2013营销峰会在晋江总部召开,尽管全国不少经销商都到位捧场,但浪都营销总监吴绪锋的压力却与日俱增。其他泉州知名泳装品牌的营销负责人,同样处于忧虑状态。由于泳装行业普遍实行代理制,鲜有直营店,因此订货会期间如何说服握有商场资源的代理商,全力扶持自己的品牌攻入商场,便成为考验企业营销团队最大的课题。

缘何大家挤破头,都要挤进商场?晋江市天姿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向阳解释说,“这是由泉州企业普遍中高端的品牌定位决定的,而商场的消费能力较强,不仅可以卖出较好的销售额,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品牌高度。”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,各个品牌在不同等级商场的地位,将决定该品牌今后在行业的品牌层次和位置。

商场争夺究竟有多激烈?“国内一些上档次的商场一般只有三到五个泳装专柜。第一个名额会安排给国外品牌,第二个名额肯定给浩沙,第三个名额(最多再多一两个)则留给其他几十个二线、三线品牌竞争。几十个品牌竞争一个位置,竞争激烈可见一斑。”吴绪锋说,除了浩沙、天姿、洲克等强势品牌外,其他国内品牌很难找到撬开商场的门道。

即便是想方设法挤进去了,也面临着如何应对商场残酷的末位淘汰制,而这时靠的就是“产品力和品牌力”的真才实干。

行业仍是混战阶段

据了解,目前国内泳装行业整体依然处于混战阶段,其证据是国内泳装行业的90%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各种类型的泳装企业所占据。

近年来,随着国人休闲运动意识的增强,属于“舶来品”的泳装也呈现出井喷之势。不过目前泳装行业仍是一个体量相对较小的行业,国内市场份额也就数十亿,洲克、保日达、天姿等泉州业绩较好的企业,一年的销售额也就一两千万元,最多的浩沙也就3000万元,可见行业体量之小、之分散。

不过毕竟中国有13亿人口,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,泳装行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,这也是大家不惜用外贸的钱来贴内销,争相发力的原因。但纵观国内泳装市场,除了占据高端市场的国外品牌和浩沙外,再没有领军品牌,消费者能够认知的品牌寥寥无几。业内认为,这样的尴尬局面主要是因为行业的产品、市场定位严重同质化。

“这也说明行业格局尚未形成,大家都还有机会。”熟悉泉州服装业的知名营销专家张发松说,这也是最近5年泉州外贸企业纷纷发力内销市场的原因。业内人士预计未来10年,中国泳装消费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,成为服装行业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。稍作思索,这一预判并不难理解。数据显示,中国泳装年销售只有2亿件,远未达到人均一件的消费量。

尽管行业格局尚未形成,但轮廓已经初现了,甚至开始出现了洗牌的前奏。比如浩沙作为标杆已确立,天姿也以行业黑马之态冲出,成功在国内重要城市完成了网络布局。“经过多年的摸索,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开店模式,明年将把这一模式全面向全国其他市场复制。”天姿总经理张向阳透露说。据悉,在这轮国产泳装崛起的潮流中,以浩沙、洲克、天姿等品牌为代表的泉州板块是主力军,占据了国内十大泳装品牌的半壁江山,且定位大多为中高端,便宜的一件两三百,贵的也有千把块,其余大多是国外品牌。

 
分享到: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赞助商链接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