趋势:细分市场找蓝海
对于泉州泳装企业来说,造牌路上致命的弱点还是多数品牌缺乏系统的造牌思路和市场定位。未来10年,只有掌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,才能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。
除了渠道渗透外,这两年,天姿总经理张向阳花费精力最多的是,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线,由过去单一的泳装、内衣,拓展到沙滩拖鞋、泳镜等与有氧运动有关的所有产品。
“只要向往有氧生活的人,全家人都可以在天姿店铺里买到所有装备。”张向阳说,丰富的产品线只是天姿的一种有形产品,他更希望传播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。现代很多人不习惯激烈的运动方式,更喜欢柔和的、微微出汗的运动休闲方式。张向阳将这种生活方式,总结为“有氧生活”。据此,天姿于业界率先提出“有氧运动”的新概念。
通过制造差异概念,区隔竞争对手,让天姿短短几年迅速成长为中国泳装/健身行业的黑马。
说到细分市场找出路,浩沙无疑是行业的鼻祖。“浩沙成功的秘诀在于:以泳装为起点,展开了同心多角化策略,不断细分原有市场,进而创造出新市场空间,使产品线不断向纵深发展。同时,浩沙始终坚持打造专业产品与专业服务:在内衣市场中切出运动内衣,在运动服装市场中细化出室内运动服装,围绕运动生活,浩沙产品丰富而多彩,并积极向服务供应商角色转换,打造大批健身俱乐部。因此与其他一般的运动服装品牌不同,也就不存在直接竞争。而今,在中国健身瑜伽、泳装、运动内衣三个细分市场,浩沙都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,被誉为以冷僻品类切中大市场的幸运儿。”熟悉泉州服装行业的营销专家张发松认为,从泳装到运动内衣,再到健身装备,健身俱乐部,浩沙并不是单纯在做品牌,推产品,更在不断观察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变化。在观察的同时,还早早准备好产品,消费者到店铺一看:正合需求,也成就了浩沙今日的行业标杆。
【手记】多股力量涌入
实际上,李宁泳装很早就悄然上市,只是一直没有作为主导品类进行推广。今年受困于体育用品行业的高库存,李宁全面发力泳装市场,正是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。
相对泉州企业的草根出身,自身财力和研发实力有限,李宁在品牌推广、市场营销上无疑具有巨大的先天优势。比如李宁在正式进军泳装市场前,已经频频在各种高规格的行业品牌营销活动上露脸,同时抢占各种高端赛事资源。伦敦奥运会中国跳水队的泳装,就是由李宁提供的装备。此外,李宁泳装还凭借母公司的技术研发优势,一开始就高调定位为:功能性泳衣。此举不仅能满足人们游泳时的各种防晒等特殊需求,还能抢占行业的品牌高度。而这些都是泉州企业多年来,可望而不可即的高端资源。
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,一向只做外贸的辽宁葫芦岛也对内销市场虎视眈眈。目前国内泳装行业的产业格局是:晋江、浙江义乌和辽宁葫芦岛三城鼎立,其中义乌主要是低端的批发市场,葫芦岛侧重于出口,晋江在保持出口优势的情况下,最近几年率先加大了内销市场的造牌运动的力度。不过,这两年葫芦岛泳装产业在连续两届的国际泳装文化节带动下,实现了惊人的飞跃,产值一跃超过百亿。
据了解,今年葫芦岛还举行了全国首次泳装时尚买手大赛,意在挖掘和培养泳装行业时尚买手。而这也是当地企业进军内销市场的重大前奏。就目前而言,国内泳装业的版型主要是还是从韩日百货买来畅销款式,再根据国内消费特点进行一定的改型。其实这也是一种买手制,只是缺乏买手大赛之类的赛事来整合行业资源。为此,不少泉州泳装企业老板也发出呼吁,希望能在有关部门牵头下,成立行业协会,对处于零、散状态的泉州泳装业进行整合。